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已经成为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在内的一项系统性工程。
5月8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举办的宁镇扬三地和美乡村建设及乡村休闲产业博览会展宣推介座谈会上,参会特色村代表们深刻解读了“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理念方法,表示各地可以学习借鉴,但是不应生搬硬套,更不能搞形象工程,一定要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身发展振兴的路子。同时,在实施“千万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农村地区把村庄建设和经营村庄结合起来,把改善村容村貌与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路子。推动乡村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迈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同时代表们还表示,“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考虑,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城乡产业融合为关键做好城乡规划。另一方面,根据乡村距离城市远近区位不同,有序推动城中村和中心城区周边农村功能城市化,促进乡镇行政区域周边农村一体化发展,对于相对远离城镇的乡村,则要立足自身条件,不拘一格吸引城市要素下乡进村。不应该一刀切都做乡村休闲旅游,防止拥挤在同一条发展赛道上“内卷”,错位发展,树立特色品牌也是乡村振兴的注意事项。
和美乡村建设
01 产业导入助推乡村发展
和美乡村建设是在推进“千万工程”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项目,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仅仅需要环境的改造,最重要的是产业的导入,发展自己的品牌,打造村特色。
比如镇江市丁庄村,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培育了高品质的丁庄葡萄,丁庄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葡萄之乡”,以葡萄文化为底蕴,打造葡萄文化特色村;扬州市的清真村坐落在扬州菱塘回族乡,菱塘回族乡是江苏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唐朝时期就曾有“胡商”在此处居住,元朝时更是成为回民定居的“回回湾”。清真村落形成于清朝,村内传统中式建筑风格的古清真寺、民族和谐的传统民居、一望无际的沿湖风光,吸引着乡村爱好者纷至沓来。

乡村区域发展还需要引入专业的青年人才,因此举办乡村产业行业相关的比赛不可或缺。国际设计科学学会上海办事处举办的“我为乡村种风景”长三角设计大赛,深入乡村发现风景,引入青年设计师深入到乡村,从青年设计师的创意中得到启发,为乡村提供设计方案,实时关注方案的转化,并将后期的深化设计落地,带来巨大的流量。

02 农文旅融合发展
乡村在发展自身产业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多产业融合。乡村农文旅产业的兴盛,对发展乡村产业、传承乡村文化等起着巨大的作用。农业、文化、旅游三者有效结合,深度开发乡村农业旅游新模式。中国国旅(江苏)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打造了多款乡村振兴旅游产品,吸引更多城市人到乡村。
03 多渠道引入人才和借助外力
乡村振兴中人才的振兴是当务之急,留不住人,留不住有用的人才是个大难题。政府、乡村经营主体、战略合作方、科研单位、乡村设施和景观维护单位等各方要多渠道引入人才,借助外力,共同解决乡村一线人才缺乏的问题。与会的规划设计、高校科研机构、园林市政建设单位都表示未来与乡村共同发展,将人才向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乡村倾斜是一个趋势。

乡村产业需要协同发展,形成连接化,赋能各类分散的生产经营主体,聚力发展,因此需要一个能够连接好供给端和需求端的交流平台,乡村休闲领域的展会应运而生。由南京国际博览中心联合省休闲旅游农业协会牵头创办的乡村休闲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乡博会”)就是一个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会展经济新平台。
乡博会以“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政治站位,以江苏省委一号文件确立的“苏韵乡情”区域品牌为引领,以乡村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为内容,以乡村休闲文旅产业为抓手,以国际化、市场化、品牌化为基本定位,以整合行业协会、高校、业内外专家及企业家为基本团队,以“三方合作、五方共赢”为运营目标,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做示范、走在前”的江苏精神。展会集中展示乡村产业全产业链产品,此外,现场还将举办多场涵盖乡村休闲上下游产业链的论坛活动和亲子、适老等主题活动,丰富全年龄段的观展体验。第二届乡村休闲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20日至23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